主站导航 -网站首页魅力枣阳枣阳资讯政务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图说枣阳招商引资政务微博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枣阳 > 枣阳经济 > 经济概况

2017年经济发展概况

作者:来源: 访问量:

一年来,加快转型升级,经济质量大幅提高。

新型工业在出实策、求实效中加速壮大。政策引领成效明显。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强力推进“三满”工程,出台了《大工业运行服务机制》、《加快推动企业上市挂牌实施意见》、《企业家培训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了“光武产业投资基金”,拿出真金白银全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一次性推动38家企业在四板挂牌,兑现上市奖励资金960万元。政银企合作不断深化,通过助保贷、担保贷款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4亿元,极大提振了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创新驱动再度发力。全市110多个技改扩能项目总投资145亿元,同比增长46%,兑现技术改造奖励资金567.5万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39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我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科技创新先进县(市)”称号。主导产业质效双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增长13.5%,食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化工、纺织四大主导产业生产经营形势持续好转,四大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82%,同比增长11.5%;全市新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总数达到286家,立晋钢铁成为我市第一家纳税过亿元的企业,枣阳工业振兴的步伐不断加快。

现代农业在调结构、夯基础中日益见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精心打造现代农业“一区三园”,“稻虾共作”“稻鸭共育”等高效农业模式获得上级肯定并加以推广。建成襄阳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5家,省级1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黄桃近2万亩,扩大青贮玉米3万亩,生态葡萄、冬桃、雪梨、火龙果等特色种植从无到有、遍地开花。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5个。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投资12.5亿元实施了鄂北水资源配置枣阳段工程、大岗坡灌区续建配套、石台寺泵站更新改造、小水库除险加固等一批水利工程项目,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6万亩。在严重的高温伏旱和持续秋汛等自然灾害情况下,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7亿斤左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改革三大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市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全面建成。全年新流转土地1.2万亩,扩大规模经营面积7000多亩,新增专业合作社40家、家庭农场42家,建成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3家,省级19家,襄阳市级223家。预计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342亿元,同比增长13.8%。全年投放各类强农惠农补贴2.1亿元,枣阳再次获评全省“三农”发展综合考评成绩突出县(市)、“全省农产品加工园区前十强”等荣誉,名列全省“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县(市)之首。

现代服务业在补短板、壮规模中持续变优。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白水寺、无量台、白竹园寺、唐梓山、玫瑰海、熊河湿地等重点景区建设加速推进。汉城景区被新评为3A级景区,全市3A级景区总数达到6家。大范围、高规格举办了“帝乡枣阳行”春季旅游推介会,张艺谋执导的古装电影《影》在汉城影视基地拍摄,中国·汉城的影响力持续扩大,龙头带动作用日益增强。精心推出帝乡文化之旅、赏花之旅、休闲养生之旅三条精品路线,带动游客数量大幅增长,预计全年接待游客23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3%24.8%。消费出口带动有力。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建成村级服务网点360个,电子商务促进中心入驻企业达到18家,累计交易额达3.5亿元。共享经济蔚然成风,累计投放共享单车4000辆,极大地缓解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预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亿元,同比增长11.5%。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2亿美元,同比增长50%;实际利用外资5277万美元,同比增长10%。现代金融健康发展。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209亿元,同比增长20.2%;存款余额431亿元,同比增长12.7%;新增惠农金融服务站12个,覆盖率达到100%;全年发放涉农贷款163亿元,发放消费贷款23亿元,有效助力实体经济发展。